日期:2025-09-11
51岁的网球天才塞莱斯昨天录了一段视频宣布她患上了重症肌无力。打球时“我看到两个球。”塞莱斯这样描述她现在的困境。这句话无意中成为她整个人生的绝妙隐喻,她的一生始终在同时应对着两个挑战:一个是可见的对手,一个是无形的命运。这位曾经用凌厉正手统治女子网坛的天才球员,如今面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再次展现出令人动容的韧性。从13岁独闯美国,到16岁登顶世界第一,从汉堡球场的血腥刺伤到如今的重症肌无力,塞莱斯的人生轨迹犹如一场永不停息的接发球训练,每一次命运的重击都让她找到新的回击方式。
1993年4月30日,汉堡球场的一声尖叫撕裂了网球世界的宁静。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塞莱斯被格拉芙的一位疯狂球迷用匕首刺中后背。那一刻,不仅是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受伤,更是一颗正在巅峰的网球之心被强行中断。塞莱斯后来回忆道:“我失去了对网球的热爱,那种纯粹的快乐。”这次事件导致她远离赛场长达两年多,当她回归时,尽管仍能赢得大满贯,但那个所向披靡的塞莱斯已经永远改变了。体育史学家常常假设:如果没有那次刺伤,塞莱斯能赢得多少个大满贯?20个?25个?这种假设本身恰恰凸显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应对。
如今,51岁的塞莱斯要面对新的对手:重症肌无力。这种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让她连打理头发这样的日常动作都变得困难。"它对我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塞莱斯坦言。对于一个曾经以惊人速度和力量统治网球场的运动员来说,这种身体能力的丧失无疑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二次打击。但塞莱斯的反应同样令人震撼,她选择公开谈论自己的病情,与医疗公司合作帮助其他患者,并再次谈论重新开始的可能性。这种态度不禁让人想起尼采的名言:“那些没有摧毁我的,使我更强大。”塞莱斯的人生似乎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塞莱斯教导年轻球员的话“只要网球还在跳动,你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已经超越网球本身,成为一种人生哲学。从13岁初到美国时的语言障碍,到少年成名的压力,从刺伤事件的创伤到肌无力的挑战,塞莱斯始终在进行着这种调整。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弹性"(resilience)在她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研究表明,面对逆境时,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能适应挑战并从中学习。塞莱斯不断重新开始的能力,正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生动例证。
在职业体育的璀璨星河中,塞莱斯的故事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光辉,不是单纯以奖杯数量衡量的成功,而是在连续打击下依然挺立的人格力量。她的九个大满贯奖杯固然耀眼,但更耀眼的是她在失去更多奖杯的可能后依然前行的勇气。
当塞莱斯说“这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时,她指的不仅是对抗疾病,更是一种存在方式的延续。人生如同网球比赛,关键在于对下一个球的应对,而非上一个球的得失。在这个意义上,塞莱斯早已超越了天才球员的定义,成为坚韧人性的象征。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或许能决定发球的力度和角度,但回击的方式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在即将到来的美网比赛中,新一代球员将在阿瑟·阿什球场上演精彩对决。而在球场之外,塞莱斯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更为深刻的比赛,不仅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所有面对逆境的人们展示着如何“不断调整”。这个曾经让网球世界惊叹的天才少女,如今正在教导我们如何面对人生最艰难的发球。她的一生都在为这样的时刻做准备,即使手臂无力,也要坚持挥拍。(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Mei )